隔夜商品市場概況
國際市場:
能源:天氣因素持續(xù),天然氣價格帶動油價上漲,這一邏輯的持續(xù)時間相對有限,提示關注寒潮天氣對油氣設施的影響。
金屬: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增加,放大各國央行潛在匯率市場風險,美元流動性面臨挑戰(zhàn),避險情緒再起,美股回落,美債及黃金價格繼續(xù)穩(wěn)步回升。
谷物:美玉米出口預期持續(xù)改善,同時全球玉米貿易熱度不減,給市場價格形成較強支撐;而小麥隨著澳麥持續(xù)收獲上市,對東歐地區(qū)小麥市場價格形成較大壓力,俄麥減產影響逐步弱化,國際小麥市場價格繼續(xù)走弱。
油脂:南美地區(qū)再現(xiàn)干旱天氣,或對大豆早期生長構成不利影響,南美天氣市擾動預期增強,支撐豆系價格上漲。而棕櫚油市場缺乏需求支撐,價格顯著回落。
國內市場:
化工:LLDPE高開低走而PP價格表現(xiàn)偏暖,供應端增加預期利空價格,下游需求淡季,剛需補庫為主,基本面偏弱,但近期美國寒潮天氣推漲油價,成本端對PP形成支撐,短期價格或延續(xù)震蕩走勢。
黑色:基本面繼續(xù)弱勢,開年首日現(xiàn)貨市場成交情況一般,對市場價格缺乏一致性預期,黑色價格震蕩走弱。
產業(yè)觀察
原油-庫存:美國汽油庫存錄得2024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
據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數(shù)據顯示,截至12月27日當周,美國原油產量1357.3萬桶/日,較前一周減少1.2萬桶/日;煉廠開工率進一步提升0.2個百分點至92.7%。美國商業(yè)原油庫存較前一周減少117.8萬桶,至4.156億桶,美國汽油庫存大幅增加771.7萬桶,餾分油庫存增加640.6萬桶。(來源:EIA)
卓創(chuàng)資訊行業(yè)研究員李心悅分析,截至12月27日當周,美國商業(yè)原油庫存連續(xù)第六周去庫,而汽油庫存連續(xù)第七周累庫,且增幅創(chuàng)2024年第一周以來的最大增幅。美國商業(yè)原油庫存去庫的主因或在于節(jié)日假期帶動下游需求,煉廠開工率進一步提升,處于近五年歷史同期高位水平,煉廠投入需求增加。但當周汽油和餾分油表需數(shù)據卻顯示需求下滑,成品油庫存錄得超預期大幅累庫。整體來看,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仍舊處于同期歷史低位水平,對油價有支撐,數(shù)據公布后,WTI價格短線抬升。近期市場受歐洲天然氣供應以及美國寒潮的影響,油價走出一波上行趨勢,截至1月2日WTI主力合約結算價73.13美元/桶,單日漲幅1.97%。天然氣與取暖油同為取暖所需,但天然氣占美國家庭取暖需求比重達45%,取暖油僅占3%,天然氣價格帶動油價上漲或由市場交易情緒主導。而美國寒潮對石油生產的影響值得關注,警惕超預期的寒冷天氣影響原油供需兩端,加大油價波動性。
農業(yè)-棕櫚油:印尼B40政策或將設置過渡期
印尼國家通訊社安塔拉周四報道,印尼能源礦產資源部副部長Yuliot Tanjung稱,政府計劃本周完成實施B40生物柴油摻混的法規(guī)。該報道援引Tanjung的話稱,政府將把生物柴油強制混合比例提高到40%,并將為其實施提供過渡時間。去年10月上任的普拉博沃·蘇比安托總統(tǒng)的競選綱領是將生物柴油摻混率提高到B50或B60,以實現(xiàn)能源自給自足,并減少每年200億美元的燃料進口。(來源:博易大師)
卓創(chuàng)資訊行業(yè)研究員曹慧分析,針對B40政策的實施,市場早在棕櫚油減產季開始就已經逐步計入定價,也成為與減產共同推升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。而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,由于印尼自身摻混設備基礎限制,以及政策是否能夠最終順利通過,尚存在較大變數(shù),并且仍有進一步推遲的可能。這也造成了預期落空后棕櫚油價格的快速下跌。目前來看,棕櫚油需求或將受到高價格抑制,有所減少;而在生柴政策方面,也更有可能類比此前B35的分階段推進落地過程,這對于棕櫚油需求的釋放而言相對緩慢,也較難給市場形成偏多預期。不過鑒于較低的油脂庫存以及外匯貶值壓力下的印尼棕櫚油價格優(yōu)勢的增強,棕櫚油價格仍較難過分看空。
政策解讀
能源-政策: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的通知》印發(fā)
1月2日,自然資源部發(fā)布的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的通知》指出,推進深水遠岸布局,屬于新增海上風電項目的,應在離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;近岸區(qū)域水深超過30米的,風電場離岸距離還需不少于10千米;灘涂寬度超過30千米的,風電場內水深還需不少于10米。離岸距離按照海上風電場外包絡線與大陸(含海南島本島和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駐地的海島)海岸線最近距離計算,水深以最新海圖所示風電場內的最淺水深為準。(來源:自然資源部)
卓創(chuàng)資訊行業(yè)研究員趙渤文分析,《通知》旨在通過一系列規(guī)范和措施,規(guī)范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,推進海上風電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同時保護海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和確保海上交通安全。
通知強調,海上風電項目必須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(guī)劃和海岸帶專項規(guī)劃,優(yōu)先在可再生能源用海區(qū)或兼容風電用海的功能區(qū)選址,避免在生態(tài)敏感區(qū)域布局。
為推動深水遠岸布局,新增項目需在離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。對于近岸區(qū)域水深超過30米的,風電場離岸距離需不少于10千米;灘涂寬度超過30千米的,風電場內水深還需不少于10米。離岸距離的計算方法為風電場外包絡線與大陸海岸線的最近距離,水深則以最新海圖所示風電場內最淺水深為準。通知還鼓勵“風電+”的綜合開發(fā)利用模式,實現(xiàn)“一海多用”,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。對于已建項目,可在風電場整體范圍不變的前提下,通過機組擴容、風機升級等方式進行升級改造,并按規(guī)定辦理用海變更手續(xù)。
在用海審批程序上,用海總面積700公頃以上、省級管理海域以外或跨省級管理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用海,須報國務院審批。700公頃以下和省管海域以內且不涉及跨省級管理海域的項目,由省級及以下人民政府審批。這些措施有助于優(yōu)化海上風電項目的布局和審批流程,確保項目合規(guī)、高效推進。
宏觀視角
全球-景氣度:12月制造業(yè)表現(xiàn)不佳,外貿壓力增加
歐元區(qū)12月制造業(yè)PMI終值為45.1,預期45.2,前值45.2;德國12月制造業(yè)PMI終值42.5,持平于預期和初值;美國12月Markit制造業(yè)PMI終值49.4,預期48.3,初值48.3,11月前值為49.7,去年同期為47.9;日本12月制造業(yè)PMI終值為49.6,前值49.5。(來源:公開資料)
卓創(chuàng)資訊行業(yè)研究員劉新偉分析,12月份全球制造業(yè)表現(xiàn)總體呈萎縮狀態(tài),新興制造業(yè)國家中除印度外,韓國,越南、墨西哥等國制造業(yè)均進入到萎縮狀態(tài)。PMI數(shù)據持續(xù)萎縮,表征全球需求面臨極大收縮壓力,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加。在全球經濟萎縮的背景下,外貿需求亦會有明顯萎縮,制造核心國出口壓力倍增,2025年所面臨的壓力會顯著大于2024年。
宏觀事件關注
1.3:美國12月ISM制造業(yè)PMI
1.6:美國12月ISM非制造業(yè)PMI、美國12月MARKIT服務業(yè)PMI
1.7:美國11月JOLTS職位空缺
1.8:美國12月ADP就業(yè)人數(shù)
1.10:美國12月失業(yè)率 (十二月)、美國12月季調后非農就業(yè)人口變動